史普罗牧师祷告系列│如何祷告?

小伴:身为基督徒,我们有特权与义务去和宇宙的创造者沟通。但许多基督徒却不祷告。在这个系列中,史普罗牧师告诉我们说与上帝之间的亲密沟通,正是我们与之间上帝的关系的核心。透过基督,我们被上帝接纳,并且祂让我们能够称祂为我们的主、我们的父。本系列共有6集,易汉伦翻译,来源于改革宗电视台。点击下面标题即可阅读哦。

任何时候,只要是听过我讲课的人都会很快就发现我非常喜欢旧约圣经,因为我觉得旧约圣经里记载的事件都非常生动、非常真实且令人动容。因为这些事件是真实的人物,经历着现实生活中的挣扎,他们在认识上帝的路程中跌跌撞撞。
 
我认为旧约圣经中最感人的故事之一就是哈拿的故事。她是撒母耳的母亲。我们都记得撒母耳记上第一章记载了哈拿的颂词,这与新约圣经中马利亚的颂词十分相似,这两位妇女也有许多共同点,不过哈拿在旧约中所唱的颂词,是因为上帝应允了她的祷告。
 
我们在接下来的几堂课程当中要来看的是基督徒的祷告态度。我想要从实际生活面的角度来切入。因为我深深地察觉到有许多基督徒正因着祷告这件事而不断挣扎。许多人背负着庞大的罪恶感,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并不是很会祷告,而且也没有锲而不舍地持续祷告。
 
就算你圣经没有读得很熟,也会发现以前的圣徒个个都是坚持不懈地在祷告的。所以我在接下来这一个小时中所要聚焦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学习像圣经中的圣徒那样祷告?
 
首先我要带大家看一下撒母耳记上第一章这段有关哈拿的记载。哈拿已经结婚了,她生命中的渴望就是怀孕生子,但是前一章经文告诉我们说,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她的对头见耶和华不使她生育,就尽力刺激她,使她苦恼,年年都是这样。每逢她上耶和华殿的时候,她的对头总是刺激她,使她哭泣,吃不下饭。她丈夫以利加拿对她说哈拿啊,你为何哭泣,不吃饭,心里愁闷呢?有我不比十个儿子还好吗?他们在示罗吃喝完了,哈拿就站起来。祭司以利在耶和华殿的门框旁边,坐在自己的位上。哈拿心里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祷耶和华。
 
这就是前情提要。哈拿十分痛苦,她的处境有好几年都没有起色,她被她的对头藐视,心里感到愁苦。她的丈夫看到她这么难过、这么悲伤,就说你还好吗?没有小孩没关系呀,难道有我还不够吗?真希望我对你而言比十个儿子还更好。
 
但哈拿觉得这样不够,她想要成为母亲。于是她来到圣殿,就是祭司以利服事的地方。经文告诉我们说她痛苦地祷告,新约圣经告诉我们说,义人(righteous man)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这里的义人(man)是统称,也就是说,这段经文可以翻译为义人(righteous person)的祈祷,不分男女,都是大有功效的,并非只有男人的祈祷才大有功效。
 
但别忘了新约圣经有告诉过我们,祷告要有功效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持续,而不是断断续续,不是漫不经心。当你期待祷告得到应允时,你必须真的全心投入你的祷告,假如上帝今天下午走进你家,你有些事情想要向祂祈求,希望祂采取一些行动,或是你想要称颂祂的伟大,或是你想要坦承你的罪,那你会用什么样的心境来跟祂谈话呢?绝对不是枯燥乏味或漫不经心的。
 
旧约圣经中的人向上帝祷告时,以雅各为例,他整个晚上都在与上帝摔跤。这些人都是坚持不懈、满心迫切地在祷告的,因为他们带到上帝面前的事,都是出于他们生命中极大的痛苦与悲伤,他们在痛苦的处境中,从心底向上帝呼求,哈拿就是这样。哈拿心里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祷耶和华,许愿说:万军之耶和华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不用剃头刀剃他的头。
 
哈拿在耶和华面前不住地祈祷,以利定睛看她的嘴,原来哈拿心中默祷,只动嘴唇,不出声音,因此以利以为她喝醉了。以利对她说,你要醉到几时呢?你不应该喝酒。哈拿回答说,主啊,不是这样,我是心里愁苦的妇人,清酒浓酒都没有喝,但在耶和华面前倾心吐意,不要将婢女看作不正经的女子,我因被人激动,愁苦太多,所以祈求到如今。以利说,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愿以色列的上帝允准你向他所求的。她的祷告得到应允了。她这个祷告连声音都没发出来,只是在心里默祷而已,只动嘴唇,不出声音,因为她所祷告的上帝能够听见她内心的呼求。
 
就在昨晚,我跟一位妇人谈过话,她的先生是牧师。她说,我先生是专门在讲道的,而我则是专门在祈祷的。她说她整天都在祷告,有时她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会发现自己正在大声祷告,正在为会众向上帝祷告。有些路人会以为她疯了,她没有发疯,她是因为发现了祷告的秘诀。现在我要花点时间对照一下哈拿的祷告和祷告的结果。

在我的记忆中,我第一次迫切祷告,从心底发出忧伤与痛苦的呼求,我要先告诉你们,我那次祷告的时候,还不是基督徒,我记得那时候我在一间祷告室里跪着祷告,非常诚心地祷告,但那时我还不是基督徒。那时,我的姐姐准备要生第一胎,我当时还在读高中,我姐姐进医院去生产,当晚我接到通知要去医院一趟。因为我姐在生产后,开始大量出血,医生没办法止住出血,因此她的生命危在旦夕。

 

当我到了医院后,医院人员不让我进病房去看她。当时她的情况非常危急,所有家属都不被允许进去探望。我记得,当时我就待在医院的大厅,时间是凌晨两点,大厅里没有其他人了,非常漆黑又十分安静。我知道她在六楼,我也知道这间医院的停尸间是在地下室,我跑去医院的祷告室里祈祷,希望我姐能顺利活下来。祷告完毕后,我跑去站在电梯前面,看着电梯的楼层指针目前是指在哪一楼,然后我看到电梯在大厅这一层打开了,医护人员推着一具有布盖住的尸体,电梯门又关了,然后电梯下到停尸间那一层。

 

那时我简直吓坏了,我一直站在那边看着电梯停在哪一楼,接着我看见电梯升到六楼,上面的指针从六楼一路指到大厅这一楼,又再指到地下室,我又再一次吓得半死,心想这会不会是在运送我姐的尸体。于是我又回到祷告室里,哭了起来。当时我独自一个人,我跪在地上向上帝祈求,我说上帝,求求你不要把我姐带走。

 

后来医生终于止住失血了,我姐姐活了下来。我忘记我事后有没有回去跪着对上帝说谢谢。所谓的临时抱佛脚、不见棺材不掉泪,大概就是我个这样子吧。这凸显出我在还没有把生命交托给基督,还没成为基督徒并且常常祷告之前,其实就已经知道上帝存在了。

 

只有当生死关头临到我的时候,我才赶紧跪下来祷告,但这其实是我平常就应该每天做的事。从那之后,到我下一次跪着祷告。大概是三年之后,那时我跪在床边祈求上帝赦免我的罪,那天晚上我信主了。

我记得从我刚信主开始,我就很喜欢独自一人与上帝交流,我觉得很亲密。我这一生中有好几次的经历是真的花了八个小时在祷告上。别误会,我不是每天都会这样,只是有过好几次这样的经历而已。这种经历是无与伦比的。
 
当时是我在大学教书的第一年,我体会了所谓持续密集的祷告是什么滋味。我是在我以前就读的大学里教书的,学校位于一个小镇。那是一所老旧的长老会大学,那个小镇有一个区域,是专门给退休的宣教士居住的。那里有一位八十几岁的老先生,他以前是一位医疗宣教士,他就是詹姆森医生。在我这一代年轻人眼中,詹姆森医生是活生生的圣徒。他在宣教的地方行医数十年,但如今他体弱多病,全身都非常衰弱,无法再行医了。他从来没有打算或渴望过要退休,但他已经无法再外出宣教了,所以他如今将剩下来的时间,用来做一件新的工作。他的新工作就是代祷。他说我仍然可以一天工作八小时,于是詹姆森医生就日复一日地跪着祷告,他就是我们所说的代祷勇士。
 
我跟你们说,我还住在那个小镇的时候,每当我们有烦恼,希望有人为我们祷告时,你们觉得我会去请谁帮忙代祷?没错。我一定会去詹姆森医生他家敲门,说:詹姆森医生,可以请你为我祷告吗?当然可以。
 
当他答应为我代祷时,我知道他一定会真的为我代祷。他让我想到新约圣经里的雅各,就是雅各书的作者,根据早期教会的记载,根据现有最可靠的典籍纪录,他就是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弟弟。在早期教会中,他有两个很有名的别称,其中一个是“公义的雅各”,因为他的个人生活就是以非凡的公义著称的。他原本一直都不信他的哥哥,直到他的哥哥从死里复活,他原本不信,后来信了,又被称为公义的雅各。不过他还有另一个别称,我觉得更为生动,根据古典记载,他的另一个别称叫做“骆驼膝盖”。骆驼膝盖。
 
最近我有一段时间都待在维吉尼亚那边陪伴我的孙子孙女。我们围着桌子坐着,他们在玩,然后看着我,对我说,爷爷,为什么你的脸看起来像皮革?这就是童言童语。大多数人不会走来问我说,为什么你的脸看起来像皮革?只会在心里这样纳闷而已。只有我的孙子们会直接讲出来,我回答说我不确定耶,有可能是因为太过操劳了,由于我的嘴巴讲了很多话,嘴巴年龄可能已经九十五岁了。我说我猜可能是因为我晒了很多太阳吧,但是从来没有人说我的膝盖是皮革膝盖。
 
而耶稣的弟弟雅各被人称为骆驼膝盖,他的膝盖长了很多茧。因为他花很多时间在祷告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蒙呼召要像詹姆森医生那样祷告,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像哈拿那样持续密集地祷告。但我们每个人的祷告生活确实都有进步的空间。
 
有件事让我感到有点难过,就是我们通常都习惯把祷告看成是一个神圣的责任,仅只是一个责任而已。我知道要让一个人讨厌某件事情,最快的方式就是告诉他这是应尽的义务。因为当一件事情成为义务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让人有罪恶感。
 
其实,祷告是责任没错,这点我并不否认,基督和使徒都呼召并命令我们要持续祷告。这个命令摆在我们面前,我们都知道这是责任。所以我不会再花时间讲说,祷告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我希望大家能注意到的是这带给我们的机会。祷告能让我们的生命变得非常甘甜,因为我们能藉由祷告来到上帝的面前跟祂说话,可以打从心底最深处来对祂说话。我们不该只因为自己没有那么持续的祷告,没有傲人的祷告生活,就觉得自己失败了。
 
在许多案例中,我认为我们之所以没有持续祷告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我们不渴望与上帝相交,与上帝沟通,也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也不是因为我们缺乏纪律,这些都有可能是真的,但都不是我们不常祷告或不喜欢祷告的主因。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我们不知道怎么做,我们不知道该怎么祷告,我并不感到惊讶。
待会我们会来看主祷文。有一件事情是耶稣的门徒,主动跑来向祂请教的。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去对老师说,谢谢您教导我们的一切,能不能请您再多教我们一些东西呢?耶稣的门徒主动来找祂请教的事情,是什么呢?主啊,请教导我们祷告。我相信他们之所以问这个问题,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祷告。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他们看到耶稣知道怎么祷告。他们观察祂,常看到祂独自一人去祷告,从不刻意要叫人看见祂的虔诚,他们注意到耶稣跟法利赛人完全不同,法利赛人老是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故意要让人看见他们敬虔的祷告,因为他们想要赢得众人的尊敬。这不是耶稣的作法,祂总是独自祷告,安静又亲密地,在天父面前倾心吐意。
 
事实上,在耶稣拣选门徒之前,你们记得路加福音说了什么吗?在拣选门徒之前,祂整个晚上都在祷告,你上一次为了生命中的重大决定而彻夜祷告,是什么时候?我们不太会这样做,门徒发现说,耶稣施展的大能和祂在祷告中与天父的连结是有关连的。所以他们对祂说请你教导我们怎样祷告,这就是我希望我们在这一系列课程中能做到的。
说来或许有点奇怪,我这一生中参加过一些非常壮观、盛大又感人的葬礼。在这些葬礼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多年前的匹兹堡,有一位圣公会的神父,他42岁时突然离世。在他的葬礼上,唱诗班是由整个匹兹堡教区的神父组成的。教堂里挤得水泄不通,每个座位都坐满了。在那场葬礼的结尾,唱诗班唱的退场诗是《福哉诸圣》。
 
听着这首诗歌,我感觉自己彷彿要飘出教堂了,我的眼眶也跟着泛泪。因为那是我一位好友的葬礼,他也是我在事工上的伙伴,名字叫唐雅各。他去世前的身份是“匹兹堡实验”这个组织的执行长。这个组织是由著名的舒梅克先生所创立的。匹兹堡实验这个事工主要是针对商人而设立的。
 
舒梅克邀请匹兹堡市里的商人用三十天的时间,来实验看看祷告的果效。他邀请他们花三十天来针对他们生意上、婚姻上和个人生活中最大的障碍来祷告。他也邀请他们花三十天来为他们的仇敌祷告。因为舒梅克发现,只要人们连续花三十天为自己的仇敌祷告,他们的心就会对仇敌软化。
 
有一次舒梅克正在对一群商人演讲,在听众当中有个年轻人,以前是陆战队的教官,他有严重酗酒的倾向,又爱到处骂人,而且完全不信上帝。当舒梅克提到祷告的力量时,这个人就忍不住用满口的粗话来鄙视舒梅克所讲的一切。在众人面前,吐槽这位备受尊敬的圣公会神父。这个年轻人骂完脏话后,舒梅克就停了下来,面向这位年轻人,走到他面前,指着他的脸说:我邀请你花三十天的时间来祷告,三十天后你再回来这里,看你还能不能说跟刚才一样的话。这个人就说:好啊,试就试。
 
在这三十天当中,这位年轻的退伍军人将生命献给了基督,后来成为舒梅克的继承人。我参加的就是这个人的葬礼,唐雅各是个信心的勇士。他在舒马克之后继续从事这个事工,在城市中邀请那些跟他以前一样的人,花30天的时间做祷告的实验,他试着去教导与训练人们祷告,而不是只对人说:你们要祷告。他让人们有个空间可以尝试祷告这回事,试试看这会对他们的生命带来什么样的冲击。
 
如果对别人说:你需要每一天都花十五分钟、半小时或一小时来祷告,持续一辈子。这会把人吓跑。但如果只是邀请别人花三十天,来试着祷告看看,不用逼自己在三十天中成为属灵伟人。那么就会有比较多人愿意来尝试。
 
在第1次聚会的时候我有提到过,我认为关于祷告,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学会如何祷告。在所有祷告方式当中,我所听过、所学过最单纯的就是这个古老的口诀。它等于是祷告的ABC,就是祷告的首要原则与基本架构。所以我才说是ABC,我称它为ABC,是因为这个有名的口诀是取每一个词的第个字母,就是ACTS,A, C, T, S,我提醒你们一下。这个ACTS不是指用来砍树的斧头,不是“axe”,而是ACTS。
 
我在读神学院的时候,讲道学的教授每天都要我们站着念”Acts”(使徒行传),以免我们念成“axe”,这样我们才能用标准的发音请会众翻开使徒行传。总之,这是ACTS。发音跟新约圣经的使徒行传(Acts)一样,这个口诀的内容是这样的:
  • A表示爱慕(adoration)

  • C表示认罪(confession)

  • T表示感恩(thanksgiving)

  • S表示祈求(supplication)

看来我的祷告有得到应允。因为我这里能用的粉笔很少,到目前为止却还是都够用。我们来看看这个元素,我说这是ABC。意思是说这是很简单的口诀,能帮助我们记得。祷告应当要有的重要元素,我也必须老实承认。我现在依然是在ABC的程度,我祷告的时候,仍然是按照着这几个步骤,以它们为标准。
 
我的祷告都是从爱慕开始,接着是认罪,然后是感恩,最后是代祷和祈求等等。在我们上次聚会之后,听众当中有人问了一个问题,我认为那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应该要在这次聚会中提出来。那个人问说:我们应该要用什么姿势来祷告?是要跪着吗?
 
上次我有提到新约圣经中的雅各,人称“骆驼膝盖”。于是就有人问说,我们是不是都应该要跪着祷告?到底要用什么姿势祷告才对呢?那时候我回答说,我会把这个问题带到今天来讲,因为我认为这牵涉到祷告的深层议题。其实这个问题应该是要问: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态度来祷告?因为我们身体的姿势与我们的态度是有关连的。
 
上次我对这个人说,跪着祷告并没有什么神祕的力量。但是从以前到现在,跪着祷告都是有重要意义的,跪着祷告,能表示出你的顺服。人们会对国王下跪,也会对伟大的战士下跪,人们会对自己非常尊敬的对象下跪。所以,当我们来到上帝面前时,除了跪着以外,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可以表达我们的顺服与卑微呢?
 
我也有提到说,教会历史上并不是只有一种祷告姿势。就连在旧约时代也不只这样,教会历史上,最常见的祷告姿势之一就是站着祷告。不是闭着眼,而是抬头仰望,双手举起,这种举起双手的祷告可以在灵恩派运动中再次看见。有些人对此感到非常紧张,但其实它在基督教当中是有丰富的历史背景的,人们透过这种举目望天的姿势来表达自己的真诚。不过祷告并不是只有这两种姿势。在整本圣经当中,特别是旧约圣经,我们都时常看见人们在来到上帝面前时,不论旧约或新约,都是俯伏在地的,这比下跪还要更进一步。
 
俯伏在上帝面前,趴在地上。坦白说,我个人的习惯,我比较喜欢俯伏祷告。而且,我跟你们说个小秘密,我喜欢自己弄一个祷告的空间,我会找一些比较矮的椅子或桌子,然后爬到桌子下面,或是狭小的空间里,在下面俯伏祷告。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这样,我的膝盖有关节炎,我不希望我祷告的时候还要想着膝盖痛,所以我在上帝面前祷告时都是俯伏的。我个人喜欢这样。
 
我不是说每个人祷告都要这样。但我认为这个问题很值得提出来问:该用什么姿势来祷告?我的回答是以上三种姿势之一。或者你另外有发现什么有意义的姿势。我之所以提到这件事,是因为虽然并不是整个祷告时间,都停留在爱慕,但整个祷告的过程中你的态度和姿势却应当是充满爱慕的。
 
上次我也有提到说,我们祷告时必须记得两件事,要先厘清这两件事,才能正确地祷告。这两件事很简单,第1:我们必须记得我们是在向谁祷告,这是第1点。第2点是:我们必须了解并且记得,是谁在祈求。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记得谁是上帝,谁是人。
 
这个礼拜我跟一位先生谈过话,他以前有把圣经整本读完过,现在又从创世记开始读到启示录。因为他有两个疑问,他想要再把整本圣经读完一遍,为的就是要厘清这两件事。他说:这两件事就是:关于上帝的性情以及人类的性情,圣经说了些什么。他说他目前的进度只有四分之一,但是已经收获丰盛了,因为圣经在这两件事上的铺陈非常清楚,先是上帝的良善、公义、伟大、以及圣洁,然后是人类在上帝面前的罪恶、反覆无常与不忠。
 
我之前有讲过这个故事,就是贝比鲁斯拜访英国国王。他获准觐见国王,于是有人提醒他要遵守恰当的礼仪,告诉他说当他一走进国王的房间时,应当要低头,并且要称呼国王为“陛下”。当贝比鲁斯听完这些提醒之后,他就出发了,他走到国王的房间,没有低头,也没有称呼“陛下”。他就直接看着英国国王,说:嗨,国王。
 
我读到这件事的时候,心里想:这真是标准的美国人。我也做过这样的事。当时我荷兰读研究所,我们大家坐在一个讲堂里,讲堂的结构是碗状的,在场大约有八十几个人。我坐在最上面那一圈,与教授相隔最远。当时很热,没有空调,于是我脱下我的运动外套,放在椅子上,教授讲话讲到一半突然停下来,用鄙视的眼光看着我。他根本不认识我,他当时还不知道我的名字。他说:请这位美国仁兄把外套穿回去,他不认识我,但他知道我是美国人因为他知道只有美国人,才会在正式的课堂中把外套脱掉。不晓得这位教授如果来到美国的大学,看到现在学生的穿着,心里会怎么想,我们美国人的形象就是很随便、不正经以及没礼貌,我们从来没有学过皇室的规矩。“礼仪”这个词,就是从“皇室”和“规矩”缩写而来的,我们从来没有学过,觐见国王的时候要遵守什么样的礼仪。
 
有时候你听到一些基督徒谈论耶稣的时候,讲得好像耶稣不只是一个信实可靠的朋友,而且还是你的好室友,态度很随便,嘿,耶稣,今天要去哪里呀?一起去海边吗?要做点什么呢?如果耶稣真的走进你家的话,任何一个心智正常的基督徒都不会这样对祂讲话。因为祂是成为肉身的上帝之子,祂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所以祷告的ACTS并不只是以爱慕作为开始,同时也要以爱慕的姿势和态度来进行。
 
我们祷告的时候常常花上很多的时间在向上帝许愿,我们告诉上帝我们心里所想的以及想要祂为我们做的事,把需求带到上帝面前,这没有不对。新约圣经明确地说我们可以来到上帝面前,藉着感谢来把我们所要的告诉上帝。圣经说我们要常常感恩,也说我们可以向祂提出这些请求,但我们总是等不及要提出请求。我们看圣经里那些被圣灵感动而发出的祷告会惊讶地发现,这些祷告并没有在祈求上花很多心力,而是主要聚焦在爱慕这个步骤上。我没有别的意思,我绝对不是想要纠正主耶稣的教导和祂说的话。我要说的是,我读新约圣经时,看到耶稣的门徒来找祂,对祂说:求主教导我们祷告。
 
我对耶稣的回答真的感到很讶异,这不是我预期的回答,也不是我能想到的回答。耶稣回答这个问题时,祂说:你们祷告的时候,要这样说……之后我们会来看主祷文的元素,看看我们能从耶稣给门徒的祷告榜样当中学到什么。
 
当有人前来问耶稣说该如何祷告的时候,我以为耶稣会这样回答:你想知道如何祷告?你希望能流利地祷告?你希望上帝告诉你祷告时该说些什么?那就好好沉浸在诗篇里吧。因为诗篇里绝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圣灵所默示的祷告。我发现那些熟读诗篇的人,在祷告的时候都不会有词穷的问题,不会不知道该讲些什么,祷告时说的话都在诗篇里了,诗篇让你可以用上帝的话语来跟上帝说话。你读到诗篇里的祷告,例如大卫的祷告:耶和华─我们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整个圣经的祷告都是这个主题。例如马利亚的祷告: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上帝─我们的救主为乐。在诗篇中,你会看到诗人颂赞上帝,用十分优美的词藻来颂赞祂的伟大,你会发现诗人在祷告的时候不断表达对上帝的敬畏、尊崇与爱慕。
 
所以如果我有机会去觐见国王的话,我首先该做的就是表达我在国王面前的卑微,把国王所当得的尊荣献给他。所以当我向上帝说话的时候,我应该要用敬拜来开始,我应当要先打从心底,敬拜祂的伟大,祂的尊贵,祂的超凡卓越。因此我认为你在祷告的时候,如果有先想到上帝的崇高与尊贵会比较恰当。你要想想祂的属性,想想祂的性情,想想祂的存在,并且因祂是上帝而颂赞祂。这就是所谓的爱慕。
 
我发现,当一个人的祷告生活逐渐成熟时,他花在这个步骤上的时间会愈来愈多。事实上,他们会想一直停留在这个步骤上,他们想要用所有的祷告时间来爱慕上帝,这是第1个步骤。第2步骤就是认罪,第3步骤是感恩,第4步骤是祈求。因为现在的时间已经不够我讲了。所以CTS这三个步骤我先不讲,等到下次再讲。现在我先简单讲一下,祷告ABC的起点和过程都应当以爱慕的态度来进行。
我们上次探讨祷告的时候,我提到了一个简单的口诀,就是“ACTS”。也提到了它的内容,就是祷告应当包含的几个元素。上次我们讲了第一个元素:崇拜。而我今天讲的是认罪的重要性。
 
人们常说,基督徒在认罪上最好不要拖延。虽然我们的罪已被钉在十字架上,基督也已经赎去了我们过去、现在和将来所犯的一切罪;不过,为了使我们在成圣上有长进,为了使我们与上帝之间保持亲密的关系,我们仍然被要求时常来到祂面前,承认我们的罪。
 
然而,当我们向上帝认罪的时候,常常变成是在羞辱祂的尊贵。就像我上次说的,如果我们是以崇拜的心来祷告,不忘记上帝的身份和祂的圣洁,这会塑造我们祷告的态度,并进入到认罪的环节。这样,我们认罪时的态度应当体现出真诚的悔改。
在神学上,我们通常把悔改分成两种:痛悔(contrition),以及后悔(attrition)。
 
最近我在教会中讲到第一次马纳萨斯战役,这是南北战争期间南北双方第一场大型战役,就发生在首都华盛顿外围。当那场战役即将打响之时,战争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城市,华盛顿上层社会的妇女们,纷纷搭上马车前往战场周围,想要一睹这场战役的盛况。
 
因为当时大家都以为,这场战争只需几天就会结束。因为北方的军事力量远远超过南方。北方的工业实力雄厚,有发达的铁路和军工业等等,这让北方军队感到胜券在握,而且看似很快就能取得胜利。
 
没有人预料到这场战争竟然会持续到1865年,并且一共造成了60万人伤亡。但当时人们没有察觉到,其实有两种不同的战争在同时进行:北方打的是征服战,南方打的是消耗战。不同的地方在于:对北方而言,若要赢,就必须征服南方,占领南方的领土;对南方而言,若要赢得战争,他们只需要击退入侵者,打消他们入侵的意图,放弃入侵南方,为了避免更多的伤亡而终止战争。毕竟南方并不想占领北方的领土,只是想要脱离北方并且独立而已。
 
越南战争也是如此。越南并没有想要占领美国,他们只是跟美国耗时间,直到美国放弃战斗为止。换句话说,消耗战之所以称为消耗(attrition),是因为它比的是谁能承受比较沉重的代价。
 
当我们把这一点带到神学的悔改上来看,所谓后悔(attrition),是指:一个人之所以悔改,只是因为他不想承受罪的代价。而真正的认罪悔改,则是因为自己得罪了上帝而生出“属神的忧愁”,并真诚地弃绝罪恶,而不是因为不想下地狱或害怕刑罚而已。
 
当你家小孩偷吃饼干被你逮个正着的时候,你双手叉腰,他们看到你脸色不对,就会说:“哦哦,爸爸妈妈,对不起!求求你不要打我!”这种行为不是真正的痛悔(contrition),而只是后悔(attrition),后者只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忏悔的。
 
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什么是真正的认罪,我们有个完美的榜样可供参考。这个榜样是圣灵在圣经《诗篇》第51篇所默示的。这首悔罪诗是大卫在与拔示巴犯罪、受到先知拿单责备之后所写的。
 
我要简单地复述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你们都记得大卫和拔示巴的故事:大卫已经结婚了,而且有好几个妻妾。有一天大卫看见拔示巴在沐浴,就贪恋她。大卫不但把她据为己有,还与他手下的将军设计谋害拔示巴的丈夫乌利亚——这位对大卫忠心耿耿的士兵。于是大卫叫将军把乌利亚派往最前线,确保他会死在战场上。这样大卫就把拔示巴接进宫里作了自己的妻妾。
 
当拿单来找大卫的时候,他给大卫讲了一个寓言故事:有一个富户拥有许多羊,在旁边还有一个穷人,只拥有一只母羊羔。这是他唯一的财产,他很珍惜这只母羊羔。羊羔在他家里,吃他所吃的,喝他所喝的。但这个富户却把这个穷人的羊羔占为己有。
大卫听了这个故事之后非常愤怒,他对拿单说:“我绝不容许这种事情发生在我的国家里!”然后开始谴责故事中这位富户有多么不仁不义,竟然侵占穷人的羊羔。就在此时,拿单对大卫说:“大卫,你就是那人!”于是大卫突然清醒了,意识到自己犯下了十分严重的罪行。
 
我先停在这边。我想说的是,大卫有这样的表现,一点也不让人意外。身为堕落的人类,我们有种很诡异的能力,就是合理化自己的罪,自己欺骗自己,消灭良心的控告。这就需要像先知拿单这样的责备,才能把我们从这种良心麻痹的状态中唤醒。所以,大卫在经历这件事的时候,他的懊悔是真实的。他的认罪祷告从此就成为基督徒的榜样。
 
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诗篇51篇吧。大卫在一开头就对上帝呼喊说:“神啊,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按你丰盛的慈悲……”
 
我在这里暂停一下。当大卫在这里呼求神的时候,他并没有要求神伸张公义。因为他清楚知道自己是有罪的,所以他完全仰望上帝的怜悯。在这篇诗里,大卫完全没有找借口说:“主啊,我很抱歉,但是……你也要体谅我的难处呀!那天糟透了,我心情很烦,我压力很大……”
 
大卫完全没有为他的罪找借口。大卫知道他自己有罪。他完全没有想要合理化自己的罪行,而是呼求上帝的怜悯:“求你按你的 hesed 怜恤我。”“hesed”就是你的怜悯,你温柔的怜悯,你信实的爱。这是大卫仅存的盼望。
 
然后他接着说:“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我喜欢他这里用的喻象,因为这个比喻很合适,各个时代的人都能够联想到这个画面。你们都记得麦克白夫人,她在犯下残忍的谋杀之后,她双手沾满了血,却怎么也洗不掉,于是她只能绝望地喊:“滚开,滚开,可恶的血迹!”她之所以想要洗掉手上的血污,是因为这些血渍就像悬疑小说里的告密者一样纠缠着她。也就是说,这些血渍一直让她想起自己的罪行,让她难以忍受。
 
所以,大卫就像麦克白夫人一样,呼喊着说:“主啊,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我的罪常在我面前,我不忍再看下去了,罪恶死死地纠缠着我,求你让它离开!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并洁除我的罪!因为,我知道我的过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大卫的意思是说:这罪一直在我面前,不管我走到哪,不管我面向哪,我都会看到我的罪恶。所以,上帝啊,我很污秽,我需要被洗净,我需要被洁净,我请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不要记念我的罪。
 
圣经其他地方也会用比喻的方式提到上帝的赦免。比如上帝说:“东离西有多远,我叫你们的过犯离你们也有多远。”在以赛亚书中,祂说:“来,我们彼此辩论,你们的罪虽像朱红,必变成雪白;虽红如丹颜,必白如羊毛。”以赛亚书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上帝有能力把我们手上的血污完全洗净,使我们洁白如雪。祂会除掉我们的过犯,不再记念我们的罪孽。
 
这并不是说上帝得了失忆症,忘记了我们所犯的罪。上帝当然是无所不知的,祂永远知道我们做了哪些事。但是当祂说祂“不再记念”,祂的意思是说祂不会再拿这些罪来找我们算账了。祂一旦赦免我们,就立刻撤销罪案了,洗除净尽我们的罪。祂使我们在祂眼中算为洁净。
 
我们必须了解这点,因为我们不单要明白认罪、悔改与赦免在纵向关系中的意义,也要知道它们在横向关系中的意义。如果你对某人说,你原谅了他,这表示说你不会再责怪他了。你不会再旧事重提,这件事就算是过去了。所以他下次再犯的时候,你不会说:“这是第二次了。”你会说:“这是第一次。”这样才是真正原谅他。这就是上帝对待我们的方式,所以当我们来到祂面前祷告的时候,我们应当要以大卫那样的态度来祷告。
 
在第4节,大卫说的话好像有点奇怪。“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这恶。”要不是因为这段祷告是由圣灵所默示的,我一定会怀疑大卫的逻辑是不是有问题。因为在这个事件中,大卫得罪的对象远不止上帝:他得罪了他的妻子,他得罪了他的家人;他得罪了拔示巴;他得罪了乌利亚;他得罪了他的将军;他得罪了他军队中每一位效忠他的士兵,因为他辜负了他们的信任;他也得罪了整个国家,因为他是国王,上帝把以色列民交给他领导,他应当率先活出上帝的公义,但他却没有这么做。所以他得罪了非常多的人。那么,他为什么说“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
 
从终极的角度来看,罪所冒犯的对象就是上帝。罪就是违反祂的律法。圣经告诉我们:哪里没有律法,哪里就没有过犯。当我们违背上帝的律法时,我们就是在得罪祂,因为祂是颁布律法的那一位。所以大卫这句话并不是要淡化自己在人前的罪恶,而是完全认清自己在上帝面前的罪孽。所以他才说他得罪了上帝。
 
他接着说:“以致你责备我的时候显为公义,判断我的时候显为清正。”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悔罪态度,若没有这个元素,就不是真正的悔改。不管你多么真诚地恳求怜悯,不管你多么真诚地承认自己的过犯,不管有多诚恳,只要你还没有真心认为,上帝施加在你身上的所有刑罚和报应都是完完全全公义的,你就不是真正的悔改。只要你认为自己配得赦免,或认为自己配得怜悯,你就不是真正的悔改。
 
真正悔改的人会说:“上帝啊,我知道自己此刻没有任何权利要求你什么,你有十足的理由来灭绝我;按照你的律法所规定的,你有十足的理由来惩罚我。虽然我恳求你别这么做,但我知道,就算你真的这么做了,我也没有任何理由向你抱怨。”
 
这才是真正的悔罪态度。
 
大卫接着说:“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这句话是这段祷告很重要的一部分,却很容易被人误解。我们会以为大卫是在说:“上帝啊,毕竟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我打从出生就是堕落的人了,你能期待我怎样?”这句话很容易被误解成大卫是在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藉此淡化自己的罪。但这并不是大卫的意思。他是在更进一步承认自己的罪。他的意思是说:我知道我是在罪孽里生的,我知道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我知道,我犯罪是因为我是个罪人,因为我本性败坏,就连我内心最深处也都是堕落的,所以我为此忏悔!
 
大卫不是推卸给他的母亲,也不是怪罪于始祖亚当。他是在承认圣经所说的一个难以理解又无比深刻的事实,就是我们其实都在亚当的堕落上有份。我们生在罪孽之中,这是上帝对我们的惩罚,因为我们都与亚当一起犯了罪。所以大卫不只是在祈求上帝赦免他某一个罪,而是在祈求上帝赦免他罪恶的性情,罪恶的本性。
 
我们很少会这样做。我们通常不是这样祷告的,我们都是这样祈求赦免的:“亲爱的上帝,求你赦免我的这些罪。”我们为一般意义上的罪请求赦免。但大卫不是这样做的,他为特定、具体的罪祈求赦免。他在这里对罪的统称,不是指他犯下的所有罪行,而是直指他犯罪的本性。“求你赦免我的本性!赦免我这个人本身。赦免我内心的邪恶倾向,因为我从出生以来就一直在犯罪。”
 
“你所喜爱的是内里诚实。你在我隐密处,必使我得智慧。”你喜爱的不是真诚的外表,而是真诚的内心。然后他祈求上帝以牛膝草洁净他,使他干净,使他比雪更白。他说:“求你使我得听欢喜快乐的声音,使你所压伤的骨头可以踊跃。求你掩面不看我的罪,涂抹我一切的过犯。”然后他祈求上帝为他造一颗清洁的心等等。
 
让我们跳到第14节。他说:“神啊,你是拯救我的神,求你救我脱离流人血的罪,我的舌头就高声歌唱你的公义。主啊,求你使我嘴唇张开,我的口便传扬赞美你的话!你本不喜爱祭物,若喜爱,我就献上;燔祭你也不喜悦。上帝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
 
你们还记不记得?先知拿单去见大卫的时候,紧接着发生了什么事?大卫犯了谋杀和奸淫的罪,犯下这些罪行的人应当判处极刑。在旧约圣经中,犯了这些罪的刑罚就是死刑。但是上帝没有判大卫死刑,拿单对大卫说,“你并不至于死。”但拿单也说,“你跟拔示巴所生的孩子必要死。”上帝判定大卫的孩子必须死。后来这个孩子出生了,还记不记得接下来发生的事?大卫进入内室,整整七天七夜都不吃不喝,他披麻蒙灰,苦苦哀求上帝不要取走他的孩子。
 
后来,七天过去了,孩子死了。大卫的臣仆都不敢告诉他。因为他们看到大卫已经非常难过忧伤了,他们怕一旦让大卫知道孩子的死讯,大卫就会做傻事。大卫见臣仆彼此低声说话,又见他们不时紧张地看向他的内室,于是大卫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说:“孩子死了吗?”他们说:“死了。”于是大卫怎么回应呢?他就从地上起来,沐浴,抹膏,换了衣裳,进耶和华的殿敬拜。
 
他接受上帝的刑罚,并且赞美上帝。他说:“神啊,如果你喜爱祭物,我就献上;如果你喜爱燔祭,我就献上。但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神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
 
这就是我们每次祷告时应当有的态度。我们尊崇上帝的奇妙作为,同时也要因祂圣洁的荣美,时常在祂面前,以痛悔的态度承认我们自己的过犯。
使徒保罗在腓立比书中有一个劝戒,是我认为非常难以遵守的。我也知道不是只有我这样想,腓立比书提到说:应当一无挂虑。应当一无挂虑,“挂虑”是最常被误用的英文单词之一,常常跟“热切期盼”混淆。有时人们会说:我非常“挂虑”圣诞节的到来,我想对他们说:你在担心什么?他们的意思是说,他们很期待圣诞节,热切期盼这一天到来。
 
挂虑这个词是从“焦虑”来的,与担忧、忧心、紧张有关。所以,使徒保罗是在说:不要有任何担心,要一无挂虑,不要有任何畏惧。这句话是很难遵守的,因为这个世上有太多事情令我们感到畏惧,感到担忧。耶稣自己也说过: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祂也叫我们放下焦虑,信靠并安息在上帝的供应中,祂会看顾我们的安全与生命。
 
保罗也说: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注意看,这里提到说挂虑的相反就是上帝赐的平安,也有经文提到说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所以如果我们感到害怕,感到焦虑,有什么解药呢?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跪下来,因为在基督徒的生命中,恐惧与焦虑的最佳解药就是敬虔的祷告。祷告使我们跪下来,抱歉,是焦虑时常迫使我们跪下来祷告,但这样其实是好的。
 
保罗说,如果你感到焦虑,如果你无法一无挂虑,该怎么办呢?答案就是把你所要的告诉上帝,把你的祈求带到祂面前,就是这个,把你的需要都带到上帝面前祈求,藉着什么呢?藉着感谢,这点很重要,使徒邀请我们把一切需求,一切的烦恼,一切的忧虑,都在祷告中带到上帝面前。
 
同时也要以感恩的态度来祷告,所以我希望我们每次向上帝祷告时都有感恩这个部分。们应当在祷告中感谢上帝,除了因为这是使徒的命令以外,另外还有两个原因。这另外两个原因如下,首先,使徒保罗写了罗马书第一章,谈到上帝普遍的审判,祂从天上对全人类发怒,因为全人类都是不义的,不把上帝放在眼中。保罗在解释上帝愤怒的原因时,他提到了全人类都犯过的两个大罪,这两个罪就是不把上帝当作上帝来荣耀以及不感谢祂。可见人心最根本的两个罪恶,就是拒绝把上帝当作上帝来荣耀与敬拜以及不知感恩。
 
我们原本就是堕落、不知感恩的,在我们信主之后,这个状况并不会立刻改善,我们一直把上帝所赐的福,把上帝所赐的恩典与良善视为理所当然。所以每次我们祷告,来到祂面前的时候,就该想想如何因所蒙受的福分而表达感谢,保罗叫我们以感恩之心来到上帝面前,他这样可不是在宣传“心想事成”这种败坏的教导。我们常听到宗教界的人有这种观念,这些人被鼓励说,在祷告未得应允之前,就先感谢上帝。
 
你们去看医治特会,那些人都说你必须先相信你被医治了才会得到医治。你必须先宣告得医治。如果你有视障,你要先宣告你被医治了,这是很危险的,因为这样是要人们去相信根本不是事实的东西,如果有盲人还没得到医治,双眼都看不见,你却要他们说:我相信我能看见,我相信我能看见。这是变魔术,不是信心,也不荣耀上帝。
 
我们每次来到上帝面前时,都要承认上帝有权柄拒绝我们祈求的内容。有些事情上帝有保证说祂一定会应允,举例来说,祂保证说只要我们诚恳、真诚地承认我们的罪,祂就会赦免我们,既然这是上帝保证说一定会应允的事,那我们当然可以因罪得赦免而感谢祂。但如果我祷告上帝让我在某个特定的地方工作,或者祈求祂让我生命中某个难关赶快结束,那我就不应该事先感谢祂的应允,因为祂有可能不会应,正如我们的主在客西马尼园里痛苦地祷告时,求父叫苦杯离开祂,父也对祂说:不行。子并没有怨言,而是喜乐,祂对父的一切安排都心怀感恩。当上帝说“不”的时候,我们若心怀感恩,这当然是非常美好的,我们不该尝试用魔术去操控上帝,这就是我要讲的。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使我们必须记得感恩的重要性,就是耶稣与新约圣经里那十个大痲疯病人的故事。有十个大痲疯病人得了医治,但是只有一个人回来感谢耶稣的医治。我说过很多次,我听过很多篇以这段经文为主题的讲道,很多牧师都说,耶稣医治了十个痲疯病人,但只有一个是心怀感恩的,这是不可能的。
 
先生女士们,古时候不会有大痲疯病人在得到医治之后,是不心怀感恩的,无论你的心有多刚硬,如果你的大麻疯得到医治,你一定会满心感谢的。问题不是这些大痲疯病人有没有心怀感恩,他们一定都有,但是只有一个病人,真的走了回来,向基督表达感谢,其他病人则是因为得到医治而兴奋不已,立刻冲回家去找家人,去找老婆。只有一个人有想到说:在我回家前,在我回去享受家人的陪伴之前,我要先去对那个医治我的人说声谢谢,表达谢意。这十个人都心怀感恩,但当中有九个人都没有把心里的感恩给表达出来,他们经历了这么特别的事,连大痲疯都得医治了,却还是没有把感谢表达出来,更何况我们每天从上帝手中领受,各种不像大痲疯得医治那么明显的恩典,我们有多么容易忘记要花时间来感谢上帝呢?
 
所以使徒保罗说,你每次提出祷告的时候,要以感恩的心来祷告,我认为这点在心理层面上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有时候呢,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帝的确会拒绝我们的祈求,就像牧师礼拜天早上讲道,讲道结束后,牧师跟会众握手问安,有个人跟他握手,说:牧师,谢谢你今天早上的讲道。我很感激,这对我帮助很多,让我大得造就,就这样持续下去,突然有个人走到牧师面前,对他说:你今天早上讲的道让我觉得很被冒犯,我很不喜欢你讲的内容。
 
这个牧师晚上回家吃饭的时候,他脑袋中会想着什么呢?是想着对他说谢谢的那一百个人吗?还是那一个批评他的人?牧师也是人,他会满脑子都在想那个人的批评,这会在他脑袋中挥之不去。
 
我们祷告的时候也像这样,我们向上帝求了十件事,祂应允了九件,对其中一件说“不”。我们就会抱怨说:祷告有什么意义?我们突然就面临了信心的危机,只因为上帝说了“不”,所以我们祷告的时候。一定要记得那些有得到应允的部分,要记得上帝有应允的祷告,这是祷告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接着是祈求。保罗说:将你们所要的,将你们的需求,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这段简短的经文中有很多内容可以讲,祈求和请求基本上是同义词,也就是提出我们对某些事物的请求,这就是祈求,祈求可以是提出自己的需求,也可以是为别人提出来的,因此这第四个祷告的元素也常被称为“代祷”,而不称为祈求。
 
祈求是比较广泛的概念,因为它包含为自己提出请求以及为别人提出请求。我们为各种人事物祷告的时候,这是最后一个步骤,在这个步骤中,我们会向上帝提出请求。这里有1件可以激励我们的事,就是在我们提出请求时,我们是透过基督而提出的,知道祂是我们的代求者,祂是我们的大祭司,祂将我们的祷告带到父的面前。
 
某方面来说,祷告与三位一体的三位都有关系,我们在祷告时提到上帝,提到父,同时我们是透过大祭司,透过子来到父的面前,子被设立为我们永远的大祭司,祂在天上的圣所服事,为我们代求。同时我们也知道,在救赎的工作中,父与子同时差遣了圣灵来把救赎的工作带到我们的生命中,这救赎的工作并不只侷限在重生、成圣或圣灵为我们做的其他事情上。圣灵对我们的祷告生活也十分重要,因为圣灵帮助我们,以正确的方式来祷告,所以当我在祷告的时候,我是仰赖着圣灵来祷告,也就是第三位格,祂帮助我正确地祷告,帮助我以合上帝心意的方式祷告,不是以自私或罪恶的方式来祷告,而是以正确的方式祷告。圣灵就是如此在这个步骤上帮助我的,然后我的祷告会被交到子手上,祂会把我的祷告带到父面前,所以祷告与三位一体的三个位格都有关系。圣灵是我们祈求时的帮助与代求者,把祷告带到子手上。
 
我之前说过,我们学习如何祷告的时候,是与众门徒一起在学习的。我有说过,门徒来找耶稣,对祂说:求主教导我们祷告。于是耶稣教导门徒,也透过他们教导整个教会教导我们祷告的榜样,祂讲的不是ACTS。虽然ACTS有类似的部分,不过这个祷告的榜样就是我们所说的主祷文,我们的祷告常常只是重复念诵主祷文而已。
 
其实耶稣并不是说:你们祷告的时候要一字不漏地念这些话,祂教导主祷文是在回应门徒的提问,说应当如何祷告。所以耶稣说:你们祷告的时候,要像这样祷告。主祷文的用意是举例示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有鉴于此,我们必须来查看主祷文的构成元素,看看耶稣在主祷文中传达了哪些事情,这是我们要学习的,是我们效法的榜样。
 
主祷文的开头是这样的。提到这个祷告的对象:我们在天上的父。你们祷告的时候要像这样,耶稣一开头就再次提醒我们是向谁祷告,我在别的场合有说过,耶稣这句话是新约圣经中最颠覆传统的教导之一。祂说:你们祷告的时候要说:我们的父。
 
打从旧约时代,所有犹太教师的著作开始一直到第十世纪的意大利,都没有任何一个犹太人,在祷告中直接称上帝为父的,只有拿撒勒人耶稣这么做。根据新约圣经的记载,耶稣的祷告生活,祂每次祷告的时候,除了有一次以外,祂每次都直接称上帝为父。你们都知道,这在当时导致许多人对祂心怀敌意,他们想要杀祂,因为祂竟敢称上帝为祂的父,这是个颠覆传统的教导,祂称上帝为父,因为祂就是“monogenés”,父的独生子。门徒对祂说:请教导我们祷告,耶稣说:好,你们祷告的时候要像这样:我们的父……
 
祂的意思是:正因为我,你们得以被接纳成为上帝家里的一份子,就像我称上帝为父。你们如今也可以称上帝为父了,祂收养了你们,你们如今可以说祂是我们的父了。所以我们称上帝为父,就是把这件奇妙的事归因于上帝救赎的大能。祂是我们在天上的父,是至高的上帝,在这个祷告的开头中,上帝得了荣耀。我们可以说,主祷文的开头反映了ACTS的A,因为这也是一种爱慕,虽然简短,但仍然是爱慕。
 
主祷文的第一个祈求是什么呢?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这句话很常被误解,因为很多人都以为这是开头的一部份,就像是说:我们在天上、被人尊为圣的父。不是这个意思。主祷文并不是说:你的名是圣的,这会是爱慕的一部份,但主祷文是以祈求的方式来说的,这是个祈求,耶稣告诉我们首先应当祈求的事情是愿人都敬畏上帝的名,尊祂的名为圣,这就是你们首先应当祈求的。
 
关于这点,有件事我想说,我们祷告的时候,我们向上帝提出的请求与祷告当中很少祈求上帝的尊荣,很少祈求教会能够成功达成使命,我们都是在求自己的需要,或是朋友的需要,很少为天国的事业祈求。耶稣说:你们祷告的时候,我要你们首先祈求的是我父的名被所有人都尊为圣,然后你们要祈求说,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耶稣在主祷文中说,我们首先应当求的是上帝国度的事情,也就是耶稣来到世上所展开的工作。我认为这里有线性的发展顺序,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此刻讲话的同时,上帝的名在天上一直都是被尊为圣的。在天上,没有人亵渎上帝的名,在天上,没有人不敬畏祂的名。祂的国度一直都以完全的荣耀与权能存在天上,耶稣在天上早已被尊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在天国里每一个天使,每一个被称为义的人,都在祂面前下拜。
 
天堂里没有任何罪,天堂里的每一个人都已经得荣耀了,所以天堂里的每个人都非常乐意遵行上帝的旨意,所以天堂里的人没有必要对上帝说:上帝,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成就,因为早就已经如此了。耶稣说:我要你们祈求这些事,让这一切成就在地上,就像在天上一样。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上帝的名并没有被尊为圣,祂的国被人忽视,人们并不遵行天父的旨意,所以我们应当祈求的是上帝的国度降临,这应当是我们祷告的核心,这才是效法主祷文的榜样。
 
主祷文还有其他的元素,我们下次再一起探讨。
我们继续来探讨祷告这件事。我们来看主祷文,我们上次只讲了一半,这是耶稣对门徒讲的,祂回应门徒的要求,因为门徒向祂请教说:求主教导我们祷告,耶稣就教他们该怎样祷告,祂说:你们祷告的时候,要像这样……上次我有跟你们说过,耶稣并不是要我们反复逐字唸诵主祷文,虽然这样做是没有问题的,但耶稣并不是说:你们要按照这些话来祷告。祂是说:你们祷告的时候,要像这样,所以我们就要来查看主祷文有哪些元素,看看这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教导,并且如何调整我们的祷告习惯。
 
我在读神学院的时候,有个非常愤世嫉俗的新约圣经教授,有一天他讲到这段经文的时候,他说把主祷文念完一遍的时间大概是二十八秒,所以耶稣是在告诉我们说,祷告的时候要尽量简洁扼要,不要花超过一分半钟的时间来祷告。于是教室里就起了不小的争论,我们提醒教授说,耶稣自己也曾花上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在祷告,因此我们的主对于门徒的提问所做的回应,很明显并不是在讲祷告的长度,而是在说我们的祷告当中应当要包含的元素,所以就让我们继续来探讨祷告的元素吧。
 
在主祷文的开头,也就是一开始的请求,我们看到这个请求是针对基督国度的扩展。接着我们来看马太福音的版本,马太福音六章十一节的主祷文,这是第一个有关我们自身需要的请求,这里请求的就是: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既然主祷文是一个教学范例,那么耶稣肯定不是说,我们应当祈求的日常需要就只有饮食而已。
 
祂提到饮食,意思是告诉我们说,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也都要每天仰赖上帝的护理来提供,祂可以说我们“日用的饮水,今日赐给我们”或是日用的休息,或是其他我们赖以维生的东西。不过耶稣以饮食为例,作为广泛的象征或统称,祂的意思是说:你们要来到父面前,祈求祂供应你们的需求。
 
耶稣在登山宝训中有提到更多的教导是有关于我们在每天生活所需上。对于上帝护理的仰赖,这与主祷文这段内容是有关联的。我要再次强调“日用”这个词的重要,我们不应该每年只来到上帝面前一次,说:上帝啊,求你在未来这一年中照顾我们;也不是一个月祷告一次说:我们月用的饮食,这个月赐给我们;也不是说:我们周用的饮食,这周赐给我们。耶稣要我们每天每时每刻,在一切需求上都仰赖上帝良善的护理,之后我会再花点时间来讲护理与祷告的关联。
 
我要提醒你们,在英文中“护理”这个词的字根与“供应”是一样的。上帝的护理,与上帝对祂百姓的供应是有关的,所以耶稣的意思是说,我们应当要每天都意识到自己之所以能活着做各式各样的事,都是因为上帝的怜悯、恩典和祂的供应,不要以为说我们是由自己创造出来的,能够靠自己满足自己所有的需求。
 
耶稣接着说: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我发现这是主祷文中最吓人的一部份了,我真的觉得很可怕,这里提到的是认罪的部分,这部份我们在讲ACTS的时候已经有讲过了,认罪应当是我们经常做的事。但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耶稣讲这句话的方式?耶稣说当你祈求上帝赦免时,你要怎么求?赦免我们的罪,我们的过犯,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这有什么吓人的呢?
 
换个方式讲,就是说:上帝啊,我对那些冒犯我的人有多么仁慈,求你就对我多么仁慈,也可以说:上帝啊,我给我的仇敌多少怜悯,求你就给我多少怜悯吧。你会说:等一等,这有点太挑战极限了,因为我们又不是上帝的仇敌,对吧?但我们原本确实都是与上帝为敌的,当我们得罪上帝的时候,就是在敌对祂的本性与祂的王权,然后我们来到祂面前请求祂的赦免。耶稣说:你们要祈求上帝,按照你们原谅仇敌的方式来原谅你们,这有什么可怕的?在最后的审判中,如果上帝只用一点点的恩典来处理我的罪,如同我只用一点点的恩典来对待那些冒犯我的人,那么恐怕我的麻烦就大了。
 
这个教导让我们知道说我们不只需要仰赖上帝的赦免,同时也有责任要赦免别人,在与那些冒犯我们的人互动时,要彰显出上帝的恩典。有许多人根据这段经文得出一个结论,坦白说我是不认同这个结论的,我并没看到耶稣在这段经文中有说基督徒有义务要单方面原谅所有犯罪得罪他的人,如果有人犯罪得罪你,你要做的就是准备好,在对方一悔改的时候就原谅他,这并不是说不管对方有没有悔改,你都要原谅,我发现圣经并没有任何经文说,基督徒要单方面原谅别人,虽然耶稣在被得罪、甚至被钉十字架的时候,呼喊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那些人根本没有悔改,但是在他们对耶稣施展这些暴行的时候,耶稣却祷告求上帝赦免他们。
 
因为耶稣爱祂仇敌,祂为祂的仇敌祷告,我们也被呼召要为仇敌祷告,要为仇敌的益处祷告。不过在此同时,上帝在在旧约圣经与新约圣经,都设立了各种程序,让各式各样的受害者能够寻求教会裁决,有时甚至能寻求法院审理,藉此让他们能够从加害者手中得到补偿。所以我们必须了解上帝并没有要我们一律赦免所有没悔改的人,然而,一旦他们悔改,我们就一定要赦免他们。
 
我记得许多年前,在我刚开始事奉的时候,就有过这样的经历。那时我说了一些话得罪了一个人,这个人告诉我说我讲的话冒犯到他了。于是我感到非常难过,我心想:糟糕,我真不该讲那些话的,所以我就去找他,为我所讲的话向他道歉,那个人拒绝接受我的道歉,他不愿意跟我说话,所以我又再去找他,再次向他承认我所犯的错,流泪请求他的原谅,但是他仍然拒绝接受我的道歉,这就发生在我那时候的教会中。
 
当时我还在读神学院,当时我们聚会的主持人,是一位85岁已退休的宣教士,他是个圣人。他在二战期间曾被拘禁在中国的监狱里长达五年,与妻子和亲人分离。我非常景仰他的属灵智慧与仁慈,我跑去找他,告诉他我所犯的错,我说:我对那位女士说了不该说的话,让她觉得很被冒犯,所以我就去请求她的原谅,我把整件事告诉他,他说:你犯了两个错。我说:是哪两个错?他说:你很清楚第一个错是什么?你一开始就不应该讲那些话,我说:没错,你说得对。他说:你犯的第二个错,就是你去找了她两次,你第二次认错并道歉时,她拒绝原谅你,你已经完成你的责任了,之后,炭火已经堆在她的头上了,因为她拒绝原谅你。我永远忘不了他对我说的这些话,我们应当要准备好原谅对方,当我们说我们原谅别人的时候,不能只是讲好听而已。必须是诚恳的。有时候这非常难以做到,所以我认为我们必须了解耶稣这段话是指出我们跟父之间的垂直关系,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跟他人的水平关系是有关联的。
 
但耶稣没有停留在认罪这部分,祂接下去说: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这段内容也是主祷文很常被误解的一部份,原因是“救我们脱离凶恶”这句话。这段话的开头原文是“不要带我们进入试探”让有些人误以为说上帝会引诱我们去犯罪。不过雅各在他的书信中就有警告说:人被试探,不可说:我是被上帝试探,因为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因为我们内心的爱好会演变成各种贪念。雅各的重点是说上帝决不会引诱人去犯罪,那为什么主祷文是说“不要带我们进入试探”呢?
 
在新约圣经中“试探”有两种意思,其中一种是指考验。还记不记得耶稣在约旦河受洗后,天开了,上帝的灵降在祂身上。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在这之后新约圣经告诉我们,圣灵把耶稣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四十天,这并不是说上帝引诱耶稣犯罪,也不是说圣灵诱惑耶稣去犯罪。这里的试探是上帝在测验耶稣,在考验耶稣,整本圣经到处都是这个观念。
 
在创造的起初,亚当和夏娃被放置在伊甸园中,他们代表着我们接受考验。那条蛇把考验带到他们面前,他们必须作出抉择。如果他们通过了考验,就能给自己和后代带来极大的福分。
 
如果他们没有通过,那么可怕的灾难就会临到他们和他们的后代。这就是后来发生的事,他们没有通过考验,因着他们的罪,全世界都陷入败坏之中。设计并执行这个考验的,就是上帝。
 
你们也记得约伯的故事,就在约伯记里,有一段发生在天上的对话,就是骄傲的撒旦从地上走来走去,往返而来,嘲笑上帝说:你看看地上那些人,他们都被我掌控了,他们跟随的是我,没有人要顺服你。上帝就对撒旦说:你曾用心察看我的仆人约伯没有?然后撒但怎么说?牠笑着说:你的仆人约伯?他是很顺服没错,但也不是没有原因,他根本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而且你四面圈上篱笆保护他,又赐给他许多财富,你让他这么快乐,他心里所想要的,你全都赐给他了,约伯敬畏你,岂是无故呢?你只要把篱笆拆掉,撤除你对他的保护,把他交在我手中,我们就等着看他会对你忠心多久。于是整个约伯书的发展都和约伯是否能维持他的正直有关,他是否能在考验当中持续对上帝忠心。当然,最终极的考验我们之前就讲过了,就是耶稣自己被引去旷野受试探,那我们的主说“不要带我们进入试探”是什么意思?祂的意思并不是说你要祈求上帝不要考验你,祂的意思是你要对上帝说:上帝,求你不要把我放在试探当中。主啊,不要让我完全暴露在世界、肉体和魔鬼的攻击之下,不要撤除你赐给我的恩典与帮助。
 
举例来说,一个正受到教会惩戒的人面临被逐出教会的可能,应当要时时刻刻这样祷告说:主啊,求你不要让我从这盟约的群体中被切割出来,这个群体是你施恩的重点,不要把我赶出去到外面的黑暗里,不要把我交在撒旦手中,因为我根本无法抵挡牠,记不记得耶稣曾告诉彼得说他会拒绝基督?彼得坚定不移地回答说他绝对不会这么做,于是耶稣对他说:西门!西门!撒但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你们在他手中像块蛋糕一样毫无抵抗之力,但我已经为你祈求,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这句话是在说什么?祂是在说:面对邪恶的势力时千万不要高估自己属灵的能力,你们要祷告说:主啊,求你千万不要让我,毫无保护地暴露在撒旦的攻击之下,祂在这里提到撒旦,让这点格外明显,因为“不要带我们进入试探”的下一句话,传统的翻译是:救我们脱离凶恶。这其实是一个翻译上的错误,因为这里所用的希腊文单词是“poneros”,是这个名词的阳性单数型态,而“凶恶”是希腊文“poneros”这个名词的中性型态,但这里是阳性单数的型态,所以比较好的翻译并不是抽像的“凶恶”,
而是“那恶者”,这就是圣经对撒旦的称呼。
 
所以耶稣的意思是说:不要带我们进入试探,救我们脱离那恶者,救我们脱离撒旦。我们要请求上帝在我们周围圈上篱笆保护我们,使我们远离仇敌的诡计,这应当是我们祷告的一部份,因为预防远远胜过治疗。所以我们不只要祈求赦免,也要祈求上帝赐我们力量并保护我们胜过罪恶的试探。
 
最后,在马太福音中主祷文的结尾是这样的: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某方面来说,这是整个祷告中最重要的部分,我有说过,你在祷告的时候有两件事情一定要记得,第一个就是你是在向谁祷告,第二个就是,在祷告的是谁,你必须记得谁是上帝,也必须记得你是谁。在主祷文的结尾是一段含蓄的爱慕与谦卑之词,这样的谦卑态度是每个人在全能的上帝面前祷告时都应当要有的,最后耶稣给了我们这样的提醒,就是当你祷告完之后,你要知道,国度并不属于你,你并不是国王,这并不是你的国度,统治者并不是你,权柄也不是你的,荣耀也不属于你。你祷告的时候要记得你是在向谁祷告,你是在向那位至高者祷告,祂是万王之王,祂的大能掌管着整个宇宙的每个地方。你必须明白,祂是完全荣耀的上帝,祂的荣耀是祂独有的。
 
我最喜欢的圣诞节赞美诗就是《天使歌唱在高天》。这首诗歌结尾是重复歌唱说:荣耀归给至高上帝。这个副歌是引用自路加福音第二章耶稣降生的记载,一大群天使向伯利恒野地里的牧羊人显现,赞美上帝说: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这就是耶稣所要表达的。你祷告结束时,要以荣耀上帝作结束,国度是祂的,权柄是祂的,荣耀也是祂的。

之前我们在探讨祷告的时候,我有提到说我们的祷告生活与上帝的护理有密切的关联。我提到说我们在祷告中向祂祈求,其实就是在祈求上帝的供应,但当我们查看上帝的护理这方面的教义时,会了解到说上帝掌管着整个宇宙里的所有事情,祂的权柄高过一切的存在。

 

一旦我们开始仔细研究上帝对受造物的至高权柄,并且认真探究护理的教义,我们首先会遇到的问题就是:既然上帝有至高的权柄,既然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可以说是经过祂认可的,那么我们何必祷告呢?我们为什么需要祷告?常常有人这样问我。

 

有一种简单的回答无法满足许多人的疑问,就是:上帝不只预先定好了人类和整个宇宙的结局,同时也预定了这个结局的发生方式,祂凭着至高的权柄制定了救赎的计划,也正在逐渐实行当中,祂实现这个救赎计划的管道之一,就是透过传道人所传的道,上帝设立传道成为实现救赎的方式,这是祂凭着权柄所设立的管道,这是祂的部分。

 

至于我们,在祂至高的主权和护理之下,则是有责任要去传道,祷告也是一样的道理。上帝透过祂百姓的祷告来做工,所以新约圣经并不是说:反正上帝掌权所以你大可以整天窝在家里睡觉不用去传道或祷告,什么都不用做相反地正是因为上帝有至高的权柄所以我们才会非常喜欢祷告因为祂凭着至高的权柄将祂百姓的祷告设立为祂实现救赎计划的方式

 

因此圣经不断地鼓励我们,不只鼓励我们,也命令我们要积极地祷告。但是问题又来了:RC,你的意思是说,祷告能够改变上帝的心意吗?人们经常这样问我,祷告能改变上帝的心意吗?问这样的问题,其实我们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自问自答了。我不会只是单纯地说:不,祷告不能改变上帝的心意关于这个问题,我唯一能给的答案就是:当然不能如果你以为你我的祷告有能力去影响全能上帝的心意那你的想象力就真的太丰富了

 

我们花个两分钟的时间来讨论一下,你就会发现这个问题是很容易回答的。如果上帝会改变心意的话,那会是什么样的状况呢?,如果我们认定上帝会改变计划,那我们对上帝的观点就大有问题了。想想看,上帝有个A计划,这个计划,这是祂凭着祂完美的知识、绝对的智慧、完全的公义正直而制定的,祂完全不会有邪恶的心思,也不会做任何愚蠢的事。

 

祂制定好A计划后,准备开始执行,突然间,有一件祂没预料的事情发生了,就是你的祷告。你祷告说:上帝啊,求你稍微改变一下这个计划,我希望你用别的方式来执行,你有没有想过可以这样做、那样做呢?你变成了上帝的咨询顾问,你促使祂改变祂的心意,因为你成功说服了祂,让祂发现祂的A计划并不够好,或是祂发现你拥有祂所不知道的信息。

 

你想想看,这是什么样的上帝?居然需要你来提醒祂事情的细节。圣经告诉我们说,上帝在你祷告之前,就已经知道你需要什么了,这表示什么?这表示你不需要祷告吗?这不是很好吗?天父完全地了解你,知道你有几根头发,知道你的每个想法,在你开口之前就知道你想说什么了,在你说出来之前祂就知道你会说什么了,你完全无法逃离祂的面,祂对你了如指掌,祂知道你的需求,但祂仍然说:来告诉我你需要什么吧。

 

弟兄姐妹,祂这么做,并不是为了祂的好处,祂并不需要受教导,祂不需要受建造,那这是为了谁呢?答案很明显,对吧?祂让我们可以把担忧与需求都告诉祂,祂这样是在邀请我们来到天上至高者的面前,祂说:来跟我说说话吧,这是为了我们好,因为在这样的经历后,在我们把需求和担忧带到上帝面前之后,我们会得到鼓励与平安,因为我们已经跟祂讲过话了。

 

总之,我们不要傻到以为自己比上帝还更有智慧,或者以为我们能掌握什么祂所不知道的信息,人们常问我说,祷告会不会改变上帝的心意,我回答说祷告不会改变上帝的心意,因为在你还没祷告之前,上帝早就知道你会祷告什么了。祂制定计划的时候早已考虑过这些因素了。于是人们就会说:这听起来象是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没有理由要祷告。

 

我们换个方式来问,不是问“祷告会不会改变上帝的心意”,而是问“祷告会改变事情吗?”祷告对于事情的发生有没有任何影响?圣经对于这个问题的答覆是“有”。圣经不是只说“有”,而是说“一定有”,我们花点时间来看一下。雅各书在这方面的教导,雅各书第五章,从第十三节开始,经文这样说:

你们中间有受苦的呢,他就该祷告;有喜乐的呢,他就该歌颂;你们中间有病了的呢,他就该请教会的长老来,他们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为他祷告,出于信心的祈祷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来,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所以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以利亚与我们是一样性情的人,他恳切祷告,求不要下雨,雨就三年零六个月不下在地上,他又祷告,天就降下雨来,地也生出土产。

 

首先,你们要弄清楚,我刚刚读的这段经文是以什么样的文体写成的。雅各书被称为新约中唯一符合旧约智慧书体裁的一卷书,它富有希伯来文的风格,你不会在雅各书里看到抽象又复杂的论述,你会看到的大多都是格言,用简洁有力的句子把真理表达出来,而不详细论述所有细节。不像教导文学,例如使徒保罗的写作风格。所以你们读这卷书的时候要小心,因为有些人读了之后就说:你看看,出于信心的祈祷能拯救病人,主必叫他起来,这听起来象是有求必应的应许。

 

但我们知道新约圣经中,圣徒有一些祷告是没有得到上帝应允的。举例来说,看一看彼得被关进监狱后发生了什么事,当时门徒聚在一起,非常迫切地为彼得祷告。还记得这件事吗?他们在祷告的时候,听到敲门声,于是他们就把门打开,看到彼得站在门外,然后呢?他们当着他的面把门关上,说:我看到彼得的灵魂了。上帝应允了他们的祷告,这个事实就发生在他们眼前,但他们却无法相信。这是初代教会祷告求上帝让彼得获释,上帝也应允了,但同时圣经也告诉我们雅各的殉道,难道当时的教会,初代教会的领导者们,没有为雅各祷告吗?

 

保罗的书信中也有提到说,有些生病的人没有得到医治,甚至连保罗自己,也好几次求上帝叫肉体上的那根刺离开他,无论那是什么,而上帝怎么回应这位使徒的祷告呢?我的恩典够你用的,由此可见上帝确实会说:不,就算我们生病也一样。不过雅各书这段话是在鼓励我们,他说:我们都知道上帝不会总是都应允祷告,但是我们也要把握机会呀。要为那些病人祷告,为受苦的人祷告,因为上帝有时确实会应允祷告的。

 

上帝有时的确会医治病人,会救人脱离苦难,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保证。如果这是绝对的,别忘了那些已经去世的基督徒。我们讲得保守一点好了,年前出生的基督徒,大多已经过世了。因为基督徒也是会过世的,不只是不信者,基督徒也会。基督徒也会生病,总是有基督徒在为生病的基督徒祷告,有时候基督徒也会病逝,新约圣经里的每个使徒也不例外。

 

上帝并没有保证说基督徒能够逃离苦难、痛苦和疾病,这点我们都知道。不过圣经仍然鼓励我们祷告,因为祷告确实会带来影响,有时上帝的确会医治病人,拯救他们,使他们脱离苦难,有时候祂会应允,有时候祂不会。

 

这段经文有个地方被滥用得相当严重,就是雅各说出于信心的祈祷可以使病人康复。有人根据这段话发明了一堆神学理论,就是现在很流行的信心医治。这样一来,如果你的疾病没有离开你,如果你没有得到医治,那么问题肯定就是你缺乏信心,如果你真的有信心,就永远不会生病,永远都是无病一身轻。

 

上帝一定会医治你的病,你们都听过这种神学,他们老爱宣传“有求必应”这种东西,很严重地扭曲了圣经中关于祷告的本质与功能的完整教导。曾经有人对我说,如果你为某人祷告的时候讲说:主啊,你若愿意的话,求你医治这个人。你这样讲就是犯罪了,你说“主若愿意”就是直接冒犯上帝了,因为上帝一定会愿意。我说:不对吧,如果讲“主若愿意”就是缺乏信心,那么基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该怎么解释?

 

关于如何祷告,基督自己就是最伟大的教师,祂面对自己最大的苦难,最终极的痛苦,我们没有人能想象。当上帝将愤怒的杯放在祂面前时是什么滋味,我们无法想象。基督非常痛苦,汗珠大如血点在客西马尼园中俯伏在上帝面前祂说:父啊你若愿意求你叫这杯离开我耶稣这样是缺乏信心吗?当然不是祂马上接着说: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雅各书也有提到这几个字,”Deo volente”,你们讲说下礼拜或下个月或明年要做什么事的时候,不要忘了加上”Deo volente”,“主若愿意”。

 

我们下礼拜再见。因为上帝有可能不愿意,上帝随时都有可能把我带走,或是让我躺在病床上无法行动,导致我下礼拜的计划,全都无法实现,因为上帝不愿意。出于信心的祷告,真正的信心,信心的最根本的本质就是信靠。出于信心的祷告就是把结局交托给上帝,就算祂说:不。这就是耶稣在客西马尼教导我们的: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所以如果你要我喝下这杯,我就信靠着你来喝完这杯。这就是约伯的态度。祂虽杀我,我仍要信靠祂,这样我们就又回到基本原则了。

 

我一直重复提到说,我们祷告的时候,要记得是在向谁祷告,要记得谁的旨意才是至高的。上帝的意思不会一直都跟我的意思一致,这不令人开心吗?如果总是一致,那就变成我是上帝了。我向你们保证,如果换成是我来当宇宙的主宰的话,我一定会做得奇差无比。所以,说“主若愿意”并不是缺乏信心,而是信靠的举动,信靠上帝和祂的旨意,虽然说了这些,但雅各绝不允许我们变成宿命论者说”Que será, será”,该会怎样就会怎样,所以我不必认真祷告。

 

因此雅各接着说: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是绝对有效吗?不。但是大有功效。这就回答了我们的问题:祷告能带来改变吗?是的。祷告大有功效,有任何功效吗?有的,大有功效。但雅各并不是说不义之人随便、漫不经心、三心二意的祷告大有功效,是热切的祷告,义人热切的祷告,才大有功效,这里是指相对而言的义人。

 

这个“热切”是什么意思?这并不是说我们有个测量情感热切程度的量表。所谓的热切表示说,带着热诚来祷告。这个热诚应当与这个人需求的急迫性和事态的严重性有恰当的关联,这也不是说我们每个主日都要大喊大叫来展现我们的热诚,要比下午看球赛的观众喊得更大声。热诚的祷告是跟事态的严重与急切性有恰当连结的。

 

还有另一个比喻讲的也是热切祷告的重要性,就是不义之官的比喻。有时也被称为锲而不舍的寡妇,你们都记得这个比喻,耶稣说某城里有一个官,不惧怕上帝,也不尊重世人。城里有位可怜的妇女受了委屈,跑来求这个官给她伸冤,但这位法官没空理她,因为太忙了,也不想被她打扰。但是这位寡妇不断敲门,一直吵着要伸冤,她锲而不舍地发出请求,到最后这位法官受不了了,想把这个烦人的寡妇赶走,于是只好帮她伸冤,耶稣怎么说呢?这个比喻的重点是什么?

 

耶稣可不是说:你们看这个寡妇不停纠缠这个不义的官,直到最后终于得以伸冤,所以你们也要像这样,纠缠那位掌管天地的不义之官,直到你们的祷告得到垂听。祂是说:就连这世上不义的法官,有时也都会听别人的请求,那更何况,那位掌管天地的主宰,祂一点也没有不义,祂会怎样垂听我们的祷告呢?

 

雅各提了一个反问:难道上帝不会为昼夜呼吁祂的选民伸冤吗?耶稣这里是在讲祷告的功效,事实上经文一开始就有说了:耶稣设一个比喻是要做什么呢?是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这就是这个比喻的用意。这就是本系列课程的目的。

 

我们强调的就是耶稣透过这个比喻所教导的,我们要常常祷告,不可灰心。如果我们觉得快要灰心了,觉得快要放弃了,有可能是因为我们祷告不够认真,因为祷告和盼望之间有必然的关系。所以当你下次感到灰心时,别忘了义人热切的祈祷是大有功效的,这是命令,但同时也是上帝赐给祂百姓的一大特权。

 

让我们可以来到祂面前,别人不在乎、不想听的事情,上帝在乎,祂愿意听你祷告。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